民俗是基于民众的存在性而形成的生生不息之文化现象,认识民俗自然得首先认识人。我们的民俗文化鉴赏,从本质上即是认识伟大的民众。而认识人,从本质上说即要认识人的本质。而人是一种有“民俗”的动物,是一种民俗的存在,这是我们对人的基本认知,因为不仅大家生活在民俗中,而且大家也在不断地创造民俗。
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是情感的存在物,当人们用心去体察民俗文化时,就会发现其中所体现的民众丰富的生命信息。据此,本课程强调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进入民俗文化世界,以欣赏、挖掘、品味为基本诉求,以读者可能的实际参与——发现、理解、鉴赏家乡民俗为基本形式,实现对民俗文化现象的解读、理解,认识民俗文化主体的丰富生命及民俗文化本身的生命特征,借以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从而加深理解中国文化的境界。因为作为民俗文化主体的大众,其活动不仅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并通过人的活动联系起来而形成相应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而且同时也使人自己在社会活动中赋予自然生命以文化生命的内涵。社会的发展就是在时间序列展开过程中积累的人类代代人相承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从而在创造文化时被文化创造。